1 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
新进人员应进行入职培训。入职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各机构制定的本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应是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从事检验检测、检定活动的人员,大部分机构都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但对于其他人员,往往忽视了该方面的培训。这与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的原则”是不相符的。对全部新进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才能达到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对全部新进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是日后开展工作的基础,检验检测机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人员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到质量管理当中。以会计为例,日常从事的是财务工作。当所在机构需要购买消耗材料、有偿抽样、样品付费处置或样品有偿处置时,会计也将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接受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后,新进人员应能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清晰认识到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日后的工作,明白工作中的程序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质量管理体系得以解决,在日后开展工作时能够少走弯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对全部新进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可以让所有新进人员了解到质量管理体系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应保证机构负责人和员工的工作质量不受任何内部和外部的不正当商业、财务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不能干预检验检测、检定活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以增强全部新进人员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2 标准、计量技术法规培训
入职培训后应根据人员岗位的不同进行上岗培训。抽样人员应进行抽样培训,检验检测、检定人员应进行实验基本技能培训,报告编制人员应进行报告编制培训等。但从事检验检测、检定活动的人员均应进行标准、计量技术法规培训。
标准、计量技术法规是检验检测、检定活动中的必备知识,抽样的数量、试验的条件和方法、判定的依据等都需要通过标准、计量技术法规确定,看不懂标准、计量技术法规将无法开展检验检测、检定工作,错误使用标准、计量技术法规将导致检验检测、检定工作无效,甚至造成事故。标准、计量技术法规培训时应着重讲解以下内容:
2.1 查新
标准、计量技术法规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标准、计量技术法规也处于不断更新中。因此,取得标准、计量技术法规后,首先应对其进行查新,确保使用的是现行有效版本。
2.2 阅读标准、计量技术法规时容易忽略的内容
(1)注意范围或适用范围。标准、计量技术法规正文的第一部分一般为“范围”,有些标准还会补充“适用范围”。这些部分清楚描述了标准、计量技术法规及其中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可超范围使用。
(2)引用文件、文献的版本问题。绝大部分标准、计量技术法规的引用文件、文献,如GB/T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总则》中规定:“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那么在没有达成协议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这个标准,无论该日期的版本是否现行有效;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适用于该标准。也有部分标准、计量技术法规的引用文件、文献,如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规定:“使用本规则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那么所有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才适用于该技术规则。
(3)仔细阅读系列中的首个标准、计量技术法规。有一些标准、计量技术法规是成系列出现的,那么该系列的第一个标准、计量技术法规就非常重要。首个标准、计量技术法规中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一般要求”等内容,都与该系列标准、计量技术法规息息相关。以电线电缆GB/T 3048系列标准为例说明。GB/T 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之5.1.1要求“型式试验时,试样应在温度为15 ℃~25 ℃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5%的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仅仅通过“足够长的时间”的要求,检验检测人员无法确定试验条件。但在GB/T 3048.1-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之3.2要求“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型式试验时,试样应进行环境条件化处理至少16h”,由此可以确定试验条件。
3 安全培训
检验检测机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常见的安全风险主要有:噪音、粉尘、高温、低温、高压、高电压、辐射源、有毒有害物质和致病菌等。因此在进行上岗培训时,应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安全培训,使新进人员掌握安全操作、预防保护、应急处置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首先,应提高新进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在工作前,应根据需要选择并正确、规范地佩戴安全防护护具。其次,根据岗位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培训:对于物理性能实验室,主要学习内容是设备的安全操作,设备厂家配送的操作说明是重要的学习资料;对于理化实验室,应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物质安全资料和试剂瓶的标签;对于微生物实验室,应进行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最后,应对所有人员进行本机构的《应急救援管理及预案编制》培训,学习应急处置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当然,某些岗位因为安全风险太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上岗前应在专业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例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证”等,这些岗位的新进人员应经过外部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后再上岗。
除此之外,2022年5月1日实施的《注册计量师注册管理规定》要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执行计量检定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考试取得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证书并注册后,方可从事规定范围内的计量技术工作。新进人员在取得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证书和注册前不得从事计量技术工作。
END
内容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