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iamond lasts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个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宝石,一直以来都是爱情、尊贵和永恒的象征。然而它并非生来璀璨,钻石的美丽与计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便是我们在购买时最关心的钻石的重量。
1 钻石的重量
欧洲在数百年前就十分注意珠宝的重量,开始用克拉作为称量钻石等宝石的重量单位。“克拉”是英文Carat(简为ct.)的音译,相传起源于生长在地中海沿岸的一种刺槐的种子名Carob,这种种子每颗的重量非常相近,接近0.2克,故在当时能够充当砝码来称量昂贵的钻石。后来,国际上将1克拉法定为0.2克,并逐渐应用到其他宝石的计量中。为了方便地表示比1克拉更小的宝石重量,人们又将1克拉分为100分(Point),即1分=0.01克拉。
除了重量外,钻石的净度、火彩度、光对称度等因素,都涉及到计量科学。
2 钻石光性能四参数
2.1 明亮度
明亮度是指从冠部观察到的由于钻石刻面反射而导致的明亮程度,包括外部亮度和内部亮度。外部亮度及光泽,与折射率和抛光质量有关,钻石的折射率为2.42,因此具有金刚光泽;内部亮度,主要取决于钻石的切工比例和透明度。
2.2 火彩度
钻石火彩,即钻石的光彩,它能反射出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彩光,尤其以柔和冷艳的蓝光为主,这种现象是钻石色散作用的结果。所谓色散就是折射率的大小随着光颜色的不同而变化。在所有的天然宝石中钻石的色散度是比较强的(色散值为0.044)。因此,钻石会出现火焰般冷艳、璀璨夺目的美丽光彩。
2.3 闪耀度
闪耀度指光线在钻石上全反射的白光强度,也就是钻石移动时散发出来耀眼光芒的闪烁度,受颜色、内含物影响,与切工比率以及对称性密切相关。
2.4 光对称性
光对称性是指钻石均匀反射光的能力,受到钻石的切工和内含物影响。系统会将CCD照相设备所记录的所有图像合成一张灰度图像。平均灰度采用一种科学的算法进行计算,该算法每次以45°角为递进单位,每次测量8个对应像素的亮度(即Y)然后,系统计算每个单位实际灰度与该组的平均灰度值之差,然后计算得出该组的总差值。系统会重复这两步计算。所有组的总差值之和即光对称性计算数值。数值越高,光对称性越差。
2.5 钻石光性能分级
钻石光性能分级分析的要素很多,主要参考要素包括切工、颜色、内含物、抛光等对钻石品相产生影响的因素。Sarine Technologies Ltd开发的钻石光性能分级量表,4项参数标准分别对应5个等级:极强(Exceptional)、很强(Very High)、强(High)、中(Standard)、弱(Minimum)。
由于仅凭不同参数的数据,普通消费者很难判断两颗钻石光性能等级的优劣,所以Sarine公司又提出一种综合评级的理念,即把独立的4个参数整合成一个综合评级结果。Sarine 光性能分级体系中,综合评级分为四个等级:极致(Ultimate)、优(Premium)、良(Classic)、差(Low)。每个等级又再细分为1-3级,由低到高为一至三颗星。
钻石的完美和独特,不仅需要确切的光性能数据,更需要精确的计量和精准的切割。
3 钻石切割
3.1 国家标准钻石切工比例
切割比例是钻石切工的主要分级标准之一。在合理切割比例的前提下,光线进入钻石会从一个底面反射到另一个底面,最后从顶部射出,最终呈现出耀眼的火彩。决定切工优劣的主要有七个切割比率,包括台宽比、冠角、冠高比、腰围厚度、底角、腰下刻面比、腰围厚度比等等。

每一个切工级别均有对应的切割比例范围,根据国家钻石切工比例标准,理想切工级别钻石的台宽比一般在53%-66%,亭深比在56%-63.5%,腰厚比在2-4.5(适中)范围。

3.2 钻石切割工艺分类
3.2.1 圆钻形切割 (Round Brilliant Cut)
圆钻形切割是专属于钻石的切割方式,标准切面为57,它主要由三角和风筝型刻面组成。圆钻形切割法旨在提供最大的光学效果,发出光辉,不停地闪烁,使宝石在光线下耀眼夺目。
3.2.2 榄尖形切割(Tapered Baguette Cut)
榄尖形切工,又称为Navette切工,它的标准刻面数为57。榄尖形切割能产生好的光泽与色泽,因为它经过精细的切割后能够反射最大量的光线,提供更多的闪光和色彩。然而,如果切割太浅,光线就会透过宝石的背面,导致颜色和闪烁度降低。追求完美的对称性对于制作榄尖形切割宝石至关重要。两个端点必须精确对齐,宝石的两半应该是完美的镜像。这样可以确保宝石在镶嵌中正确固定,减少未来的破损风险。
3.2.3 椭圆形切割 (Oval Cut)
椭圆形切割宝石是一种改良版的明亮式切工,它的标准刻面为69。从顶部看,椭圆形切工呈现出椭圆形的形状,可以看作是圆形切工和榄尖形切工的结合。尽管长度与宽度比轻微地取决于不同型号宝石的光学特性,但两者间的比应约2:1。椭圆形切割从宝石上方观察,呈现出柔美的线条,光泽度也能与圆形切割的宝石媲美,火彩耀眼诱人。细长轮廓是其额外的优势,因为它创造了更大宝石的错觉,并让佩戴者的手指看起来更长、更纤细。
3.2.4 枕形切割 (Cushion Cut)
枕形切工,是一种大约有64个刻面的切工,基本呈方形,边角略呈圆角,因其看起来像沙发垫,这种切工也被称为“垫形切割”。枕形切工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宝石,避免造成过多的浪费,同时保持了令人惊叹的宝石光泽和亮度。这种传统切工已经存在了200年,并在20世纪初成为行业标准。
钻石之所以璀璨夺目,不仅是因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因为凝结了人类智慧的光辉。同样地,钻石经过精准切割后所展现的五光十色的火彩,也为看似呆板无趣的计量科学添加了几分浪漫柔和的色彩
END
内容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